1939年,一个看似普通的秋日,却埋下了一颗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“定时炸弹”:一位熟悉共产党第五战区情况的高级干部,竟然选择了投靠敌营。他的名字叫项乃光。你或许听说过许多关于“叛徒”和“告密者”的故事,但你绝对想不到,一个手握重要机密、不少老同志都信赖的骨干,就这样让无数可贵的生命断送,他又是靠什么一步步混到风光无限?是什么让他从铁杆红人变成叛党、民族的罪人?项乃光的抉择背后,到底藏着怎样的人性迷雾?真相未必如你所想……
一声“我对第五战区的中共情况了如指掌!”让李宗仁满脸错愕。要知道,那个年代,投敌换阵营虽不罕见,但像项乃光这样直奔主题、毫无掩饰的,实属罕见。有人说他是天生的“戏精”,也有人说他是迫于无奈——可惜,无论动机如何,这声“告密”,就像一把尖刀,插进了中共的心脏。李宗仁不敢当即全信,转头吩咐身边的秘书尹冰彦“试探”这个自称“告密者”的成色到底几分真,大厅里的气氛像喝了半桶冰水一样冷。项乃光却笑得自在,一副“你问你的,我来答”的姿态。为什么有人能毫无愧疚地把曾经的同志、战友都拉下水?又是什么养出了这样的“变色龙”?谜底还要慢慢揭开。
故事要从头说起:项乃光,1915年生于东北辽宁开原。日军铁蹄踏碎东北家园,他少年就流亡到北平,一边颠沛流离,一边参加学运。那个年代,读书算是腾达的路,项乃光却偏偏投身风头最盛的共产党。才二十出头,已经当上北平南区区委书记,忙得脚不沾地。不夸张地说,他对中共第五战区的情况比自家后院还门清。可你别以为这是忠诚的表现,没多久,他就成了李宗仁的座上宾,说什么“共产党太严,不许有自我发展,我是为了自由才来你这儿。”有道理吗?地道的老百姓听完直摇头:谁家的“自由”是拿命换名、拿信任换美差?而国民党的高层,表面上热烈欢迎,心里早盘算着,“这人靠得住吗,这可是一枚危险炸弹”。不怕贼偷,就怕贼惦记。
有意思的是,项乃光投靠之后,虽有盛宴接风、座上谈笑,实则被李宗仁和助手们层层试探。你以为欢天喜地一片祥和?错,假戏真做的平静背后危机四伏。李宗仁多疑,频繁派尹冰彦之类试探项乃光。即便投诚了,他依然常常挨盘查,不少国民党干部私下撇嘴说:“这人靠得住的话,猪都能上树。”反过来,共产党那头出事了。项乃光泄密将众多同志曝光,新四军驻地当夜被袭击,许多优秀的将领当场牺牲。这样的背叛,就像一瞬间点燃了天雷地火。东北局全局撤离,许多精英分子无家可归。不少老百姓议论纷纷:“原来叛徒破坏可以这么大,家丑外传,一个人坏,坏了一大片。”看似事态告一段落,但血色黄昏下,谁都知道,这点儿平静是假象。反对的声音也出现:“这种人,国民党敢用,真就认倒霉了。”
纸包不住火。很多人以为项乃光不过是个小角色,没想到他的告密资料竟成了国民党高层的“剿共宝典”。解放战争期间,汤恩伯亲自印了他的供词小册子,秘密流传国民党高层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共产党名单、组织结构、兵力部署。直到多年以后,被俘国民党将领才瞠目结舌地承认:“项乃光的背叛,让我们掌握了太多秘密。”更令人咋舌的是,项乃光从“告密者”一步登天,戴笠、蒋介石轮番夸他是“忠臣”,先升少将军衔,再分配做军统骨干,风光到极致。什么忠诚、什么理想……原来只要“肯卖消息”,就能飞黄腾达,有钱有权。前面伏笔全收:他的“为自由而来”,只不过是给个人升官发财打掩护。原来变节也能畅通无阻,还成了青云直上的捷径。看明白这一步,谁还相信什么信仰和忠贞?现实冷冰冰地打了所有人的脸。
按理说,项乃光靠着出卖同事成为“红人”,日子应该雨过天晴,可实际情况却是一地鸡毛。内部不信任,外部骂名千古:国民党中高层纷纷明嘲暗讽,说他不过是“墙头草,风往哪边吹他朝哪倒”。就算蒋介石、戴笠表面器重,背后其实对他提防三分,监视不停。举个例子,戴笠还特意让张倩君伴随,名义上“协助”,实则防他再掉头。一到基层工作,他带着一帮类似的“归来人员”四处抓人,什么“谁跟共产党来往、谁思想先进、谁有小动作”,通通不放过。到最后,普通人跟风声鹤唳一样,只要被抓住,一半是冤枉。国民党以为这样能“固本清源”,其实暗中官僚成堆,还有不少人四处喊冤。就连国民党自家人都怕被项乃光收拾。他权力越大,篡位作乱的心思越浓,有时跟郑洞国夹枪带棒,有时又伸手管起国民党东北大半个情报圈。分歧越来越深,信任越来越稀薄。到了长春解放前夕,这位“特务头子”连新七军副军长都敢骂,手下人谁都不真服。各家各户都知道,像他这种变色龙,只盼着逃命,“跟长春共存亡”根本是笑话一则。
说起来,项乃光倒是抓住了时代机遇——当年要有社交媒体,保准是业界顶流。叛变投敌、上窜下跳,口才一流,左右逢源,哪怕褒奖都能玩味。你看,正方总说“仕途如龙,特务之星”,但想想看:一个昨天还在工友中奋战的红人,今早变身细作头目,嘴里说“自由”,手上抓人如麻,心里打算盘,“忠诚国民党,反共最前线”,这到底算什么榜样?要真有他一半聪明,怕半夜不做噩梦?正派不愿做,做个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的人,最后就落得遍地骂名。再看当时的国民党高层,爱的不是人,是情报,重用不是信任,是利用。用人用得,和现在“甩锅侠”有的一拼。李宗仁、戴笠嘴上夸,心里却想,“这家伙说变就变,哪有‘忠臣'?等有机会,还不是第一个倒霉?”所谓“自由”,所谓“个性”,结果是拿天下苍生、战友命运作赌注。说他是“叛国英雄”,不如说是“自毁长城”。
项乃光到底是“聪明人识时务”、抓住机遇、顺风顺水的飞黄腾达?还是千古留名的叛徒,给国家民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?如果今天再遇见这样的“人才”,你觉得让他“自我发展”更重要,还是绝对的信任与道义才是根本?你赞同“叛变有理,能者多劳”,还是觉得,“墙头草”迟早自食其果?留言区,等你说出你的看法!
新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